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460305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 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举例 |
装备制造大类( 46) |
自动化类( 4603)
|
通用设备 制造业 (34) 专用设备 制造业 (35)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6-30-99-00)、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6-31-01-10)、 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2-02-07-07)、 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2-02-11-01)、 设备工程技术人员(2- 02-07-04) |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 |
高级电工证或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
(5)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技术、人机接口及工控网络通信的相关知识。
(6)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具设计、制造的相关知识。
(7)掌握机器视觉、传感器相关知识。
(8)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
(9)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及系统维护相关知识。
(10)熟悉产品营销、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4)能读懂工业机器人系统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5)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能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机械、电气系统。
(6)能选用工业机器人外围部件,能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周边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
(7)能使用视觉系统进行尺寸检测、位置检测等。
(8)能熟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离线编程及仿真。
(9)能组建工控网络,编写基本人机界面程序。
(10)能按照工艺要求对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能编写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技术文档。
(11)能阅读工业机器人产品相关技术手册。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与法治 |
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高职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基础。 |
主要内容: 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
教学要求: 掌握高职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般规律,明确高职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掌握人生观、爱国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基本观点;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法治思维,促进自己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 |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教学目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
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教学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
主要内容: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等。 |
教学要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与研判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树立正确的形势观与政策观。 |
课程名称:体育 |
教学目标: 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
主要内容: 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健康所必要的身体素质水平,增强身心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友好相处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的健康学习、健康工作、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
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教学目标: 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才。 |
主要内容: 学习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及其意义,理解职业生涯及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就业与创业的政策、法规和职业规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能对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进行评价,能与他人有效沟通与合作,会搜集、分析、选择就业信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能利用书写求职简历、求职信、面试技巧等手段进行自我推荐,并能解决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具有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能自觉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
课程名称:水情水文化 |
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文化建设与水利建设实践相结合,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
主要内容: 水利建设的历史,水文化发展的体制、运行机制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其次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 |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 |
教学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
主要内容: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角色转换,增强干事创业信心,明确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宣传普及,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各级部门还要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完善心理测评方式,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 |
课程名称: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教学目标: 通过军事教育,使新生懂得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准则,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行学分制的有关要求,端正学习态度,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入学时参加的身体、心理、行为、合作的一门综合性训练和学习,学习《学生手册》、《请假制度》、《学生行为准则》、《宿舍管理》等若干管理规定,学生训练的内容包括停止间转法,起步、跑步、正步走,阅兵式、分列式训练,学生宿舍内务整理。宿舍内务整理、学校规章制度掌握等。能够使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品质。为学生开始新的大学学习具定了坚实基础。 |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主要内容: 强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进一步提升,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兼顾语法、词汇、篇章、语用等语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高和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扩充。通过的英语教学,使学生英语能力达到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在注重发展学生通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应进一步增强其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等不同领域或语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 |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受到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
主要内容: 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克服中学阶段形成的负迁移作用,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注意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衔接与结合,又体会二者的本质区别,从而准确地理解高等数学的有关内容,掌握高等数学处理问题的方法。 |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编写、调试PLC控制程序的能力,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
主要内容: PLC的工作原理、PLC控制程序编写等。 |
教学要求: 使学生具备熟练应用PLC编程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以及将来就业竞争力。 |
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备根据实际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的能力,掌握常用传感器进行各种物理量的检测与信号处理,养成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诚信守时和操作规范的职业素养。 |
主要内容: 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典型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
教学要求: 了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应用典型的传感器。 |
课程名称:变频器应用技术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用途,掌握通用变频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应用和维护维修各种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达到中级电工的考核要求。 |
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的编排以变频器应用为线,设置了四个学习情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变频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内容 。 |
教学要求: 学生变频器调试与维修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胜任控制系统调试与维修岗位的工作。 |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
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备对液压技术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液压回路的能力和具有一定的维护保养液压设备的能力。 |
主要内容: 液压技术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液压回路、维护保养液压设备等内容。 |
教学要求: 掌握液压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液压回路,并具有一定的维护保养能力。 |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技术基本理论、感念,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机构、控制方式,养成一定的岗位素质素养和创新意识。 |
主要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理论基础,并对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动力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编程与调试等内容做了深入的阐述。 |
教学要求: 了解工业机器人定义、技术参数,典型的机械结构及传动方式,常用的传感器类型与控制编程方式和机器人的应用等内容。 |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常用指令及相关参数设备,巩固相关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具备综合性应用的能力,同时通过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主要内容: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构成、示教系统的使用、程序指令等知识,综合运用气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伺服电机驱动、运动与控制等技术等内容。 |
教学要求: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系统构成、示教系统的使用、程序指令等知识,综合运用气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伺服电机驱动、运动与控制等技术,学会编程能力。 |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 |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以ABB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为平台,以工业机器人搬运、码垛为载体来介绍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方法。选择焊接工作站、带输送链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作为组建站方法的学习项目,是学生掌握常用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构建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
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的基础知识、机器人虚拟仿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工作站构建、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Smart组件的应用、带轨道或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以及RobotStudio的在线功能。 |
教学要求: 使学生具备使用RobotStudio仿真软件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机器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 |
3.专业拓展课(含专业方向课或专业限选课):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的维护与保养 |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和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电控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维护保养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的维护与保养,设备管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
主要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电控系统等。 |
教学要求: 使学生掌握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和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电控系统的能力。 |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销售与管理 |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产品市场营销的概念及内容,并培养他们市场营销的基本实操能力。 |
主要内容: 场营销概述,寻找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市场机会,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分析,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开发与品牌,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价格策略,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分销渠道与促销,工业机器人产品常用的营销组合以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常用的营销文件格式。 |
教学要求: 学生在掌握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拓展从业宽度,了解市场营销的内涵及前景,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
4.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训、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名称: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教学目标: 通过军事教育,使新生懂得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准则,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行学分制的有关要求,端正学习态度,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 |
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入学时参加的身体、心理、行为、合作的一门综合性训练和学习,学习《学生手册》、《请假制度》、《学生行为准则》、《宿舍管理》等若干管理规定,学生训练的内容包括停止间转法,起步、跑步、正步走,阅兵式、分列式训练,学生宿舍内务整理。宿舍内务整理、学校规章制度掌握等。能够使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
教学要求: 在教学目标确立上要与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品质。为学生开始新的大学学习具定了坚实基础。 |
课程名称:金工实训 |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车工和钳工能力,增强机械加工制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认识能力。 |
主要内容: 车工和钳工操作 |
教学要求: 了解车工和钳工操作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车工和钳工加工简易工件。 |
课程名称:电工工艺实训 |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如何连接导线(从6平方毫米的动力线到0.1的信号线的连接方法)、绝缘处理,PCB板的焊接和水晶头制作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 |
主要内容: 导线的连接(+导线的绝缘处理),水晶头的制作和印刷电路板的焊接三个技能。 |
教学要求: 让学生熟悉各种导线的直连与互连的方法,并能实际完成;同时学会绑扎绝缘胶带,或用热缩套管进行绝缘;完成PCB板的焊接工作,目的是熟悉电烙铁的使用方法,同时掌握PCB板的焊接方法;掌握水晶头的制作。 |
课程名称:机械零件测绘与CAD实训 |
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备对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识读能力,基本原理图的设计能力,掌握应用CAD制图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养成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
主要内容: 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和CAD机械绘图。 |
教学要求: 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与步骤,熟练应用CAD进行机械绘图。 |
课程名称:电机拖动与控制实训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拖动性能,掌握低压电器的选择和常用控制电路的分析和维护,达到中级电工的考核要求。 |
主要内容: 交流异步电机的拆装及结构认、电动机的单向连续运行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及分析、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电路实验、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电路安装及分析、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电路安装及分析。 |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学习,能认识并拆装各种类型的电机,利用低压电器设备对异步电机进行控制。 |
课程名称:PLC应用技术实训 |
教学目标: 把先进的自动化控制器与传统的低压电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
主要内容: 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逆序停止、水电站报警铃控制、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设计工作台自动往返PLC控制系统、设计喷泉控制系统、设计迎宾彩灯控制系统、用一个按钮控制6盏灯的输出。 |
教学要求: 通过动手实际连线,对PLC原理图的理解,来加深对PLC基本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PLC的编程和使用方法。 |
课程名称:机械拆装实训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拆装方法,具备熟练使用工具的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
主要内容: 减速器的拆装 |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动手拆装能够掌握减速器拆装的技巧和测绘计算的实用技能。 |
课程名称:焊接实训 |
教学目标: 焊接实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教学组织以培养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为主,努力实现培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主要内容:焊条电弧焊 |
教学要求: 掌握焊接的操作基本技能及基础理论,焊接工艺,了解金属熔化焊接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焊接的基本特性理解金属熔化焊接的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了解焊接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要求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与安全生产的工作注意事项。 |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认知实训 |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工业机器人。 |
主要内容: 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概况、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工业机器人安装与日常维护、机器人系统组成和硬件功能。 |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概念、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概况、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熟悉工业机器人安装与日常维护、掌握机器人系统组成和硬件功能。 |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 |
教学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主要内容: 液压元件拆装实训、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
教学要求: 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液压和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类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功用、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
课程名称: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训 |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用途,通用变频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备应用和维护维修各种变频器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达到中级电工的考核要求。 |
主要内容: 变频器开环应用、闭环应用时机外控制电路参数的计算及选择实训 |
教学要求: 掌握变频器开环应用、闭环应用时机外控制电路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电气接线实训 |
教学目标: 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中,使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工业木器人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主要内容: 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交流供电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工业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直流供电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 |
教学要求: 使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程名称:机器人离线编程与应用仿真实训 |
教学目标: 以ABB公司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为平台,掌握机器人工作站构建、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Smart组件的应用、带轨道或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以及RobotStudio的在线功能,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 工业机器人基本工作站的创建、搬运机械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码垛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 |
教学要求: 使学生具备使用RobotStudio仿真软件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机器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
课程名称:K01型基础教学工作站实训 |
教学目标: 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中,使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工业木器人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主要内容: 机械和电气安装实训、视觉系统编程调试实训、工业机器人系统编程和调试实训、工业机器人系统模块调试实训、系统综合编程调试实训。 |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K01型基础教学工作站实训,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 |
课程名称:顶岗实习教育 |
教学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程名称:顶岗实习或毕业综合实践 |
教学目标: 为了使学生获得毕业前的基本训练,充实知识,培养能力,使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 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主要内容: 进入各类工业机器人企业,顶岗实习。 |
教学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 结合,巩固和发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为毕业后就业上岗打好基础。 |
课程名称:毕业教育与鉴定 |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职业资格的实操能力。 |
主要内容: 形势分析、个人困惑、心理调适、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教育。 |
教学要求: 主要通过形势分析、个 人困惑、心理调适、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就业理念和岗位适应能力。 |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框图见附录1
(三)素质教育与能力拓展课程
1.素质教育必修课程
(1)“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主要评定与考核学生第1-5学期在校的表现,成绩按五级制计,每学期1学分,必修要求5学分;
(2)“素质教育活动”主要评定与考核学生在校从第1-5学期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情况,包括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党校培训、文体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有标志性成果的相关项目,成绩按五级制计,必修要求5学分,最高计10学分。
2.公共选修课程
课程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安全教育、健康运动与保健、大学生美育、艺术欣赏、国学经典赏析、中外建筑赏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多媒体制作教程、EXCEL表格制作与应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实务、职业素养与礼仪、金融知识与诚信教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沟通与口才、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英语口语、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科技英语、英语四级考试辅导、管理学基础、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社会心理学、趣味数学、应用数学、城市交通与发展、中国水利史、中国水电概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水资源与现代水利、走进桥梁、走进武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具体安排见附录2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课程 编码 |
学时/ 学分 |
学期安排 |
考核方式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501089 |
54/3 |
1-2 |
考试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507034 |
72/4 |
3-4 |
考试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形势与政策 |
0507035 |
18/1 |
1-5 |
考查 |
公共课 |
纯实践课(C类) |
体育 |
0507002 |
108/6 |
1-4 |
考查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0405402 |
36/2 |
1345 |
考查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水情水文化 |
0203057 |
8/0.5 |
2 |
考查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心理健康教育 |
JC0005 |
36/2 |
1-5 |
考查 |
公共课 |
纯实践课(C类) |
劳动教育 |
SL00055 |
108/6 |
1-5 |
考查 |
公共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0405373 |
72/4 |
1-2 |
考查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大学英语 |
0502122 |
54/3 |
1 |
考试 |
公共课 |
纯理论课(A类) |
高等数学 |
0506008 |
54/3 |
1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机械识图 |
0305506 |
54/3 |
1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电工电子技术 |
0305507 |
60/3 |
1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机械零件识图与测绘 |
0303424 |
54/3 |
2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电机拖动与控制 |
0305547 |
54/3 |
2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0101006 |
54/3 |
2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机械设计基础 |
JD00112 |
54/3 |
3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电气制图 |
JD00011 |
54/3 |
3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机械制造基础 |
JD00111 |
54/3 |
4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
0303441 |
72/4 |
3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JD00114 |
54/3 |
4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变频器应用技术 |
0405255 |
54/3 |
4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
JD00001 |
54/3 |
4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
GD00001 |
54/3 |
3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
JD00049 |
72/4 |
4 |
考试 |
专业核心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 |
JD00051 |
72/4 |
5 |
考试 |
拓展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与保养 |
JD00082 |
54/3 |
5 |
考试 |
拓展课 |
理实一体化(B类) |
工业机器人销售与管理 |
JD00055 |
54/3 |
5 |
考试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数量与结构要求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敬业精神强,团结协作好的教学团队,能够锐意改革、不断学习和创新。共有专任教师 16 人,其中专职教师教授职称 1 人,副教授 7 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3 人,实验员3人; 2名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历,11名专业教师具有硕士学历,其他 3 人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10 名教师“双师”教师;专任教师定期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目前的年招生量44 人,以一个标准班为单位开展教学。满足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 和每 5 年 6 个月企业实践要求。
2.专任教师素质要求
骨干教师应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生产项目的技术设计、组织管理、实施、质量监控等工作流程;协助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标准、参与课程体系改革;主持或参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
(1)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培训基地组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培训,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工作。
(2)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3)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师讲课比赛,提高教学水平。
(4)组织骨干教师协助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建设与核心课程建设,编制教学文件。
3.专业带头人岗位要求
专业带头人应精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有能力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生产科研。
(1)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教育部培训基地组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培训,了解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更好地指导专业课程改革。
(2)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会,了解国内外机电技术的发展动态,跟踪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前沿技术。
(3)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回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征求他们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4. 兼职教师任职要求
依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由机电工程系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采用现场讲课、现场答辩、实际操作的方式,对企业推荐、计划聘用的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由机电一体化专业教研室负责进行教育学方法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从事教学工作。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 要求,标 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以100名学生为例配备实训设施,建议配备电工模拟仿真软件、电机控制系统装置及仿真软件等。实体真实设备可配备1-2套,使用仿真软件补充不足。专业学生与实习实训工位数比例建议为 1:1,以完成职业素养养成及职业能力的提升。
数控实训室,主要设备有数控教学用车床1台,数控教学用铣1台,计算31台,小机床15台,用于数控大赛培训和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
机械加工制造中心,主要设备有普通车床(CA6136)8台,带锯床1台,钻铣床1台,磨床1台,牛头刨1台,数控车床6台,数控铣床1台,数控线切割1台,CA6142车床2台,各类电焊机5种共12台,钳台56个,叉车2台,用于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焊接实训、叉车实训。
机电控制实训室,主要设备有PLC30台, 计算机20台,变频器20台,电气控制元器件20套 ,实验台20套,万用表、剥线钳、压线钳、起子各20套,用于PLC实训、变频器实训、电气控制实训、电工考证培训 、PLC竞赛培训。
机械设计实训室,主要设备有减速器20台,机械零件展示柜10个,工具20套,用于机械零件拆装实训。
液压与气压实验室,主要设备有液压实验台6座,机械原理展示柜10个,用于液压与气压实验、实训。
制图实训室,主要设备有绘图工具200套,用于机械零件测绘实训。
机械测量实训室,主要设备有测量工具200套,用于机械零件拆装与测量实训。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主要设备有工业机器人比赛设备:1套用于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和工业机器人比赛实训。
3.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能够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电气设备与自动化产品的安装、调试、营销及技术服务等有关实训。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序号 |
基地名称 |
功能 |
年均实习规模 |
1 |
洛阳拖拉机厂 |
认识实习 |
100人 |
2 |
湖北十堰二汽发动机厂 |
生产制造实习 |
100人 |
3 |
天津蓝巢电力检修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4 |
中交二航局装备分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5 |
上海雷若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6 |
湖北毅力科技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7 |
湖北明博科技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8 |
湖北湘楚天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9 |
湖北山推股份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10 |
宁波力劲有限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11 |
中建三局二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12 |
浙江火电集团 |
顶岗实习 |
50人 |
13 |
中国葛洲坝集团 |
顶岗实习 |
50人 |
14 |
武汉地铁公司 |
顶岗实习 |
50人 |
15 |
中国隧道 |
顶岗实习 |
50人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选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工业机器人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与电子工艺手册、自动化工程师手册等;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实施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在学院“学做融通、双元结构”合作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形成适合专业教学特点的“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即将课堂、实验实训室、生产车间结合在一起,将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融为一体。
“讲”即讲授,是教师将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功能结构、技术要求和操作工艺等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训实习项目中进行讲解。
“演”即演示,是教师模拟真实的工作场境和职业氛围,示范操作实训仪器或设备,形象地展示职业岗位技能操作的要领、步骤和技巧。
“练”即练习,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演示,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步骤,体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项目实践过程的衔接与联系。
“评”即评价,是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对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效果进行课堂现场点评、阶段效果测评。
“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通俗地说,就是“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评一评”,四个环节紧紧相扣,互为依托,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整合全面发展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群,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达到“学、做、用”三合一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各个课程通过“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多次循环和互补,建构工学交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训练学生 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谋生、智力操作、基层管理和优质服务等能力,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五)学习评价
本专业建议对学生学习评价采用以下方式方法:
提倡考试模式创新和改革,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如笔试、一张纸考试、大型作业、探究式考试,充分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1.实训实习
实训实习是指时间在一周以上的课程实习、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实行课程化管理,实习不合格者不具备毕业资格。依据实践教学管理规范的要求评定成绩。
2.课外教育考核
依据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管理规范进行考核。依据本专业考核指标体系,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所占的比例为 6:4。
(六)质量管理
本专业质量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过程监控体系
通过课程平台的学习,积累课堂过程性数据并分析。引入教学督导制度、企业考评制度,实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开放融合。通过多维度进行质量管理,保证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
2.诊断与改进机制
对教学质量进行诊断与改进,教师使用课堂教学平台,积累数据;使用教学管理平台定期进行及时性分析、阶段性分析、结果性分析;使用专业管理系统平台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标准等数据同步到教学的组织、实施、质量分析过程中。
3.毕业生跟踪调研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了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根据其所反馈的信息,作为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和制定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专人负责协调各部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定期到毕业生工作单位调研,主动获取信息;建立与用人单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合理利用企业的人才和设备资源。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现状同步。
4.第三方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评价,社会及家长对学生的满意度。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应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学分140.5,选修学分14分,素质教育学分10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十、附录
1.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框图
2.2021级教学进程安排表
Copyright © 2010-2011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在线 版权所有 地址: 汤逊湖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中洲岛 邮政编码:4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