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业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
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 |
专业代码 |
450402 |
所属专业群名称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 |
||
群内专业及代码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450205),水利工程(450201), 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450204),水利水电工程技术(450203), 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450402) |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一般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弹性安排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 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举例 |
水利大类(55) |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5504) |
环境治理业(77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6) 水利管理业(76)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05) |
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人员 (2-02-27-02) 环境治理服务人员(4-09-07) 环境监测服务人员(4-08-06) 水环境监测工 (6-25-01) 废水处理工 (6-25-03-02) |
水环境监测
水污染治理工艺设计
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
环保技术的推广
|
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排水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环评师、建造师(市政工程)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水环境监测、水处理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环境监测、水务、水利行业,能从事水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水处理设备维护、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在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勤于劳动、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8)具有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节能环保意识与环保常识以及“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掌握环境科学基本原理、工程制图、环境微生物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工电子、电气控制及PLC 控制的基本知识;
(6)掌握水质监测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污染物常规项目监测方法;
(7)掌握应急性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等专业前沿知识和基本方法;
(8)掌握水污控制技术等专业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9)掌握水处理设备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
(10)掌握水处理工程运营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11)了解最新发布的环境保护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完成环境专业文本的编写;
(4)能够识读各类水处理工程工艺图和设备图;
(5)能够熟练使用CAD 及其他设计软件进行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
(6)能够完成监测数据的正确筛选与处理;
(7)能够完成微生物基本实验技能的操作及环境中微生物学指标的检测;
(8)能够完成地表水、工业废水、常见污染物样品采集、预处理、检测与分析;
(9)能够比较熟练使用常用的水质分析、检测仪器设备,分析操作正确;
(10)能参与水污染治理方案拟定,进行工艺设计,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
(11)能够依据操作规范,对水处理设施进行操作运营和系统维护,能胜任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安装、运行、维护等工作;
(12)能够熟练进行口语和书面的表达与交流,能够用工程语言(图纸)与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13)具有本专业需要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结构
专业学习课程 |
(二)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
类别 |
课程名称 |
开设 学期 |
实践学时 |
公共基础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1-2 |
1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4 |
16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16 |
|
体育 |
1-4 |
98 |
|
双创空间 |
2-3 |
8 |
|
信息技术 |
1 |
16 |
|
大学语文 |
2 |
16 |
|
专业学习课程 |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1) |
1 |
24 |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2) |
2 |
42 |
|
水力分析与计算 |
2 |
12 |
|
电工电子基础 |
2 |
16 |
|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
3 |
24 |
|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 |
3 |
10 |
|
水化学基础 |
3 |
8 |
|
环境微生物概论 |
3 |
8 |
|
排水工程 |
3 |
14 |
|
水质监测与分析 |
4 |
14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4 |
8 |
|
水处理设备与仪表 |
5 |
6 |
|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
5 |
6 |
|
水处理智能运行与管理 |
5 |
16 |
|
拓展学习课程 |
多旋翼无人机入门与实践 |
5 |
16 |
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 |
4 |
8 |
|
工业水处理技术 |
5 |
6 |
|
实践 学习 课程 |
专业认识实习 |
2 |
30 |
环境工程CAD综合实训 |
3 |
30 |
|
化学实验综合训练 |
4 |
30 |
|
微生物综合实验 |
4 |
30 |
|
排水工程综合练习 |
4 |
30 |
|
水质监测与分析实训 |
5 |
30 |
|
污水处理实训 |
5 |
30 |
|
岗位实习教育 |
5 |
30 |
|
岗位实习 |
5-6 |
600 |
|
毕业教育与鉴定 |
6 |
30 |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类别 |
课程名称 |
创新创业项目名称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双创空间 |
商业策划书/商业模式画布/商业路演 |
2-3 |
24学时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创新教育与职业规划 |
1-5 |
16学时 |
|
专业课 |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融合创新创业实战或实训课程 |
专业创新创业意识 |
1-5 |
各专业课程实际情况设置项目 |
课外教育 |
企业家或杰出校友讲座 |
商业模式 |
1-5 |
依据教务、学工部门安排执行 |
各专业校园创新创业兴趣小组 |
创业项目、创新项目运营实训 |
1-5 |
依据教务、学工部门安排执行 |
|
竞赛 |
挑战杯/互联网+创业比赛 |
校园比赛、校外比赛、行业协会比赛 |
1-5 |
依据学工部门安排执行 |
各专业技能大赛 |
专业创新意识 |
1-5 |
依据教务处安排,参加国赛、部赛各级水环境治理、水处理相关技能竞赛。 |
(四)素质教育拓展体系
类别 |
素质教育项目名称 |
开设 学期 |
学分 |
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 |
操行评定 |
1-5 |
5 |
素质教育活动 |
青年志愿者 |
1-5 |
5 |
社会实践活动 |
1-5 |
||
党校培训 |
1-5 |
||
文体比赛 |
1-5 |
(五)美育教育体系
类别 |
课程名称 |
美育教育项目名称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体育 |
健康体魄美 |
1-4 |
108学时 |
职业素养与礼仪 |
仪表仪态美 |
5 |
16学时 |
|
专业课 |
各专业课程融入美育教育 |
美育意识培养 |
1-5 |
根据各专业课程实际情况设置项目 |
公共选修课 |
艺术欣赏 |
正确的艺术美 |
2-5 |
32学时 |
审美教育 |
美学 |
2-5 |
32学时 |
|
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审美 |
2-5 |
32学时 |
(六)劳动教育体系
类别 |
课程名称 |
劳动教育项目名称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劳动教育 |
劳动意识训练、基本劳动技能教育 |
1-5 |
90学时 |
综合实践 |
各专周实训课程 |
职业劳动素养培训、工匠精神培训 |
1-5 |
根据各专周实训实际情况设置项目 |
岗位实训 |
吃苦耐劳精神、工匠精神 |
5-6 |
根据各实习岗位实际情况设置项目 |
(七)素质教育与能力拓展课程
1.素质教育必修课程
(1)“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主要评定与考核学生第1-5学期在校的表现,成绩按五级制计,每学期1学分,必修要求5学分;
(2)“素质教育活动”主要评定与考核学生在校从第1-5学期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情况,包括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党校培训、文体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有标志性成果的相关项目,成绩按五级制计,必修要求5学分,最高计10学分。
2.公共选修课程
课程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安全教育、健康运动与保健、大学生美育、艺术欣赏、国学经典赏析、中外建筑赏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多媒体制作教程、EXCEL表格制作与应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实务、职业素养与礼仪、金融知识与诚信教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沟通与口才、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英语口语、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科技英语、英语四级考试辅导、管理学基础、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社会心理学、趣味数学、应用数学、城市交通与发展、中国水利史、中国水电概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水资源与现代水利、走进桥梁、走进武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具体安排见附件7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名称 |
课程 编码 |
学时/ 学分 |
学期安排 |
考核 方式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0501089 |
48/3 |
1-2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待定 |
48/3 |
3-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507034 |
32/2 |
3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形势与政策 |
0507035 |
16/1 |
1-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体育 |
0507002 |
108/6 |
1-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双创空间 |
待定 |
24/1.5 |
2-3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JC00015 |
16/1 |
1-5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水情水文化 |
0203057 |
8/0.5 |
3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心理健康教育 |
JC00005 |
32/2 |
1-5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劳动教育 |
SL00055 |
90/5.5 |
1-5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军事理论教育 |
待定 |
12/0.5 |
1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信息技术 |
JD00072 |
24/1.5 |
1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高等数学 |
JC00013 |
56/3.5 |
1-2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公共基础课 |
大学英语 |
0502122 |
56/3.5 |
1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公共基础课 |
大学语文 |
0504012 |
32/2 |
2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1) |
SL00050 |
48/3 |
1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2) |
SL00056 |
48/3 |
2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水力分析与计算 |
待定 |
48/3 |
2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环境科学概论 |
SL00066 |
48 /3 |
1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电工电子基础 |
SL00058 |
64 /4 |
2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
0405237 |
54 /3.5 |
3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 |
0202025 |
40/2.5 |
3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水化学基础 |
SL00068 |
48 /3 |
3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共享基础课程 |
环境微生物概论 |
SL00069 |
48 /3 |
3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必修方向课程 |
排水工程 |
SL00130 |
54 /3.5 |
3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必修方向课程 |
水质监测与分析 |
SL00099 |
54 /3.5 |
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必修方向课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0201081 |
54 /3.5 |
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必修方向课程 |
水处理设备与仪表 |
SL00087 |
48 /3 |
5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必修方向课程 |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
SL00086 |
48 /3 |
5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必修方向课程 |
水处理智能运行与管理 |
SL00085 |
48 /3 |
5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群高层互选课程 |
多旋翼无人机入门与实践(限选) |
待定 |
32/2 |
5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专业选修课程 |
环境管理与法规(限选) |
SL00072 |
32/2 |
4 |
考试 |
纯理论课(A类) |
专业选修课程 |
环境生态概论(限选) |
SL00082 |
32/2 |
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选修课程 |
城市水环境修复技术(限选) |
SL00083 |
32/2 |
4 |
考试 |
理论+实践(B类) |
专业选修课程 |
工业水处理技术(限选) |
SL00084 |
32/2 |
4 |
考试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专业认识实习 |
SL00094 |
30/2 |
2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环境工程CAD综合实训 |
SL00088 |
30/2 |
3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化学实验综合训练 |
SL00089 |
30/2 |
4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微生物综合实验 |
SL00090 |
30/2 |
4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排水工程综合练习 |
0203013 |
30/2 |
4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水质监测与分析实训 |
SL00092 |
30/2 |
5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污水处理实训 |
SL00093 |
30/2 |
5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岗位实习教育 |
待定 |
30/2 |
5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岗位实习 |
待定 |
600/40 |
5-6 |
考查 |
纯实践课(C类) |
实践学习课程 |
毕业教育与鉴定 |
0201042 |
30/2 |
6 |
考查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数量与结构要求
专业教学团队要求具备一支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1)教学团队应为师德高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
(2)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须有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有条件的可聘请企业专家兼职教师承担;
(3)实践技能课专任教师要有较高实践能力水平,实践技能课程要创造条件,逐步由企业的技术能手或能工巧匠担任指导教师;
(4)教师“双师”素质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5)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满足不低于1:25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
2.专任教师素质要求
专任教师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主体,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2)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3)具有环境工程、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4)有扎实的水处理、水环境监测和生态治理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5)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6)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岗位要求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具备双师素质,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水务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地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教学与专业建设能力,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能力。
4. 兼职教师任职要求
(1)主要从环保、水利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2)具有扎实的水处理、水环境监测与生态治理工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中级及以上行业相关专业技术资格;
(4)能承担课程与实训教学、实习指导等专业教学及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教室配备了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及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能够满足各类课程的理论教学需求,并且具备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条件。教室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校内实验实训室应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各实践课程开设要求,配备各实训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安排专职实验员进行维护管理。实训室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灭火器、危化品柜等必备消防、安全设施。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配置建议 |
1 |
CAD制图实训室 |
环境工程CAD综合实训 |
应配备台式计算机、CAD软件及其他专业相关软件,满足环境工程制图及CAD、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设备与仪表等课程教学与实训要求。 |
2 |
水力学实训室 |
水力学课程课间实训 |
配备静水压强实验仪、雷诺实验仪、文丘里流量计实验仪、局部阻力实验仪、动量方程实验仪等实验设备,能够满足开展静水压强实验、能量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验、文德里流量及孔板流量实验等经典水力学实验的要求 |
3 |
水质检测与分析实训室 |
水化学基础、水质监测与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
配备采水器等水环境监测采样设备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满足样品预处理和分析测试的需要。 |
4 |
环境微生物实训室 |
环境微生物概论、水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
配置生化培养箱、光学显微镜、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设备,满足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的需要。 |
5 |
水污染治理实训室 |
水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设备与仪表、水处理智能运行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
配备污水物理、化学、生物处理工艺等仿真实训装置,配备实验清洗水槽,配备通风系统。 |
6 |
污水处理VR仿真实训室 |
污水处理实训、“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及考核。 |
配备满足仿真软件运行要求的计算机及VR仿真设备,配备“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系统,满足证书培训考试要求。 |
3.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水环境智能监测、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水处理设施智能运行与管理、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工艺设计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行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有安全保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组织,完善教材选用制度,优先从国家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选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配备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业相关图书文献,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水环境监测、治理相关技术标准、设计手册、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环境工程类文献及专业学术期刊等。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国家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实施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各专业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倡导在专业教学中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工学结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实际工程项目或任务组织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积极开发虚拟工艺、虚拟实训。
(五)学习评价
本专业建议对学生学习评价采用以下方式方法:
1.学生学业评价
按照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在校内学习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由校内任课教师考核;顶岗实习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单项课程成绩考核不足60分者不予合格。
理论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依据是作业、课堂表现、考勤记录等方面。期终考试以笔试、实操、总结、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实践课程成绩从知识、技能、态度等三个方面考核,考核主要依据提交的成果、出勤率、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
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周记、对学生的指导记录进行评定。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提高情况进行评定,顶岗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鉴定。
2.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以学院领导、教务处、教学督导实施听课制度、系部、教研室实施听课制度、学生实施教学评价的方式实施全员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分配、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六)质量管理
本专业质量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1.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应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学分145.5分,选修学分18分,素质教育学分10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十、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1+X”证书《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X”证书《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学校《关于制定2022级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编制。
十一、附录
2022级教学进程安排表
Copyright © 2010-2011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在线 版权所有 地址: 汤逊湖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中洲岛 邮政编码:430202